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老年文苑 >> 正文

故园卅二年行

发布者:沈启兴 [发表时间]: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

“故园卅二年行”

— 评述防灾科技学院地震科学系

导言

防灾科技学院的地震科学系已经走过32个春秋了,她是在天水地震学校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的。30多年曲折而又不平凡的路,她是历尽沧桑与坎坷,艰难地走到今天。当人们谈论防灾科技学院时,昔日的“天水地震学校 — 地球物理教研室 — 地球物理系”是不能忘却的;她是防灾科技学院的起家之本、立本之源;防灾科技学院的成长、壮大是离不开地震科学系的。

一、甘肃天水七年行

我国1966年邢台、1975年海城,以及我国西南地区,相继发生中强地震,此时中国地震处在相对活跃期。有鉴于此,一个培养地震专门人才的学校就提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了。

1975下半年国家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地震局(胡克实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1])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决定在“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中科院兰州地球物理所)西北地震地质队”的基础上筹建“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2]”,由此,培养从事地震监测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学校亦就应运而生了。

建校伊始,学校办学条件很是简陋,基本是从零开始。

学校地处甘肃省天水县城以南9公里的黄土丘陵地带(1969年原兰州地球物理所备战之用),比较偏僻、交通不太方便、信息闭塞,学校办学环境比较艰苦。当时地震专业人才短缺,尤其地震台站懂专业的监测技术人员较少。

学校就是在这样环境中起步了。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学校初始设置3个专业教研室:地球物理教研室(地震、地磁)、物探教研室(地电、重力)、地应力教研室。

天水时期任课专业教师

地震:王振生(兰州借调)、齐国英、谭爱娜、张晓波、徐维汉、李国军、朱德友

地磁:徐敬明、熊仲华、刘运生

地电:李四维、沈启兴

重力:陈春生、明亮、杨导生

地震地质-地应力:宋保尔、方洪银、韩健、徐安森、白启圣、王淑芳

物探专业数学任课教师:姚恒深(196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

专业教研室隶属学校教务处,在教务处主任刘众语先生的精心指挥下,教师们,很有使命感,心气高,自编专业教材,在较短时间内拿出教材。

他们在师资不足、教学设备匮乏,生活上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终于在1977年秋如期开出了地震观测技术的专业课程。

学校于1976年10月正式招生,如期开学。首批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共151名学生,学制为2年制中专,开设“地震测量、地磁测量、地电测量、重力测量、地应力测量”5个地震专业班,这便是地球物理专业(系)的雏形。表1所列即是当年在天水开基创业的拓荒者。他们当年是那样的意气风发,忘我地辛勤耕耘,是天水地震学校的中流砥柱。是他们为我们的学校承载的太多、太厚重,付出的也最多;是他们牺牲了个人的利益,成就了天水地震学校。铁肩担道义,妙手铸华章,当年天水的拓荒们所铸就的“华章”就是今天的防灾科技学院,他们所担的“道义”就是防灾科技学院的未来与希望。

 

天水地震学校的学生管理

1976底年学校组建了3 个党支部:地球物理专业党支部(测震、地磁),支部书记为吴振业;物探专业党支部(地电、重力),支部书记为石怀福;地应力专业党支部,支部书记为宋保尔。各专业的学生、教师同在一个党支部,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等。第一届(1976级)学生工作非常出色,3位支部书记都很敬业,工作有方、做事精细,与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他们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学生管理即严格又有耐心,即规范又有灵活性,可谓是师生相得益彰。学生在校期间,读书勤奋、刻苦;教师重教,学生尊师,师生关系极为融洽,确实做到了教学相长。学生是学校的金字招牌,1976年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分配到地震局系统工作,他们在各省地震局的口碑极好,为日后的毕业生在各省地震局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学生有成绩,是教师带的好, 此乃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水1976级第一届学生管理工作做的好,堪为学生工作的典范,是今天防灾科技学院的一笔宝贵财富和榜样;以愚之见,时至今天还没有哪一届的学生工作能赶上1976年级的学生工作做的好了;今天的防灾科技学院应该大力弘扬与继承当年1976级的学生工作。

1977年天水地震学校实由于缺少师资(1979、1980年亦如此),暂停招生。1978年恢复招生,面向全国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为中专,所学专业仍为地震各专业观测技术。

 

二、河北燕郊廿五年之行

1981~1985年,学校相继在地震局系统招收81、82、84、85级以及83级内蒙古班、新疆班、山西班学员。学制3年,为地球物理专业中专学历(学生在职、有学籍、学历)。此间,学校于1983年下半年由甘肃天水迁至河北省三河县燕郊镇,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

1985年7月国家批准组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4]

列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序列,为国家教委“四五”大专、中专套办[3]学制的三所试点学校之一。同年9月地球物理教研室成立。

1986~2000年依据国家教委对“四五”套办大专学校的规定,学校在全国各省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经过2年学习后,进行分流,30%~40%的学生进入专科学习,学制为5年;其余为中专,学制为4年(1996年起改为5年一贯制大专学籍,生源仍为初中生,以后专业为“地震监测与技术” )。

1987年专业更名为“应用地球物理”。1987年在地球物理教研室基础上成立应用地球物理系;1989年9月,地球物理系与工程地震系合并为地球物理与工程地震系,下设两个专业: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工程地震专业。

1992年,学校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1995年地球物理系除设地震监测专业之外,还开设了一个办公自动化与文秘专业,后从地球物理系析出。

1986年田纪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 主管国家地震局

校名更改后由田纪云题写

表1 曾在天水地震学校地球物理专业任过教的专业课教师

姓名

任教课程

任教时间

个人基本情况

王振声

地震分析

1977~1978年

50年代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借调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

齐国英

地震观测技术

1976~1990年

197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 后调天津某师范学校,教授。

张晓波

地震观测技术

1976~1983年

197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副高职。调地震出版社

徐维汉

地震观测实验

1981~1998年

1960年兰州地球物理专科学校毕业 高级实验师

谭爱娜

地震分析

1979~1987年

1965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后调浙江省地震局、研究员。

李国军

地震观测实验

1976~1983年

1977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副教授。

朱德友

地震分析实验

1978~1986年

1978年成都地质学院地球物理专业毕业 副高职。

徐静明

地磁观测技术

1976~1989年

长期从事地磁学研究,基础札实,多次在《地球物理学报》发表论文,还有其他著述。

熊仲华

地磁观测技术

1976~2001年

1970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 教授

刘运生

地磁实验

1979~1999年

1967年成都地质学院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副教授。

杨导生

重力观测技术

1979~1987年

196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后调浙江省地震局、研究员。

陈春生

重力观测技术

1976~1988年

1967年成都地质学院地球物理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

明 亮

重力观测技术

1977~2014年

197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副教授。

李四维

地电观测技术

1976~1979年

1962年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后调武汉地质大学、教授

沈启兴

地电观测技术

1976~2008年

1976年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副教授

韩 健

地震地质

1976~1993年

1957西安地质学校毕业(1966年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函授毕业);高级实验师

方洪银

地应力

1976~1999年

1956年南京地质学校毕业、高级工程师

徐安森

地震地质

1976~1979年

1955年武汉地质学校毕业;调河南省、高级工程师

白启圣

地震地质

1976~1984年

1960年北京地质学院地质专业毕业

王淑芳

地震地质

1976~1983年

1964年西北大学地质专业毕业

姚恒深

物探数学

1976~1981年

1967年南开大学数学系;后调西南石油大学、教授

地球物理与工程地震系合并后,编写了7部国家教委批准的“普通高等教育地震类专业“九五”省部级重点教材,由地震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地震监测技术人员依然是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途径,为此,进行一些教学改革。一是,在1992年应用加拿大“CBE”原则(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原则)和DACUM方法(社区DACUM经验)修订教学计划,该计划彻底突破了学科型教育模式,紧密结合实际和岗位职责的需要,形成五个以培养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组织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群”,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了指导性作用;二是,建立了有行业专家为顾问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由省局、地震台、研究所参与的实践教学基地,并为国家地震局推广数字化观测技术培训了大量的技术骨干,开始形成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为行业的科研或监测提供了人力支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001~2005地球物理与工程地震系将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更名为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专业,分为两个方向:地球物理和地震勘探。同时,地球物理与工程地震系更名为防灾技术系,下设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工程地震与工程勘察教研室及防灾技术实训中心。并于2001年7月在全国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2003年7月开设城市救援决策技术专业,取消了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专业地震勘探方向。同时,2003年7月工程地震与工程勘察教研室由防灾技术系分出成立地震工程系,防灾技术系下设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城市救援决策技术专业[7]

防灾技术系“依托行业、产学研结合”来办学,取得了一定成效,办出了具有地震行业特色的地震观测技术教育,她为学校的顺利升本奠定了基础。

2001年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是年又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建设项目;出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十五”期限间,继续“依托行业实现产学研结合” ,参与了中国地震局的“十五“数字化地震观测网络建设项目建设。

2006年7月,学校开始招收升本后防灾技术系第一届本科生,学制4年,为地球物理学专业。

2007年12月防灾技术系更名为地震科学系,下设地球物理学、地质学专业。

2007年学院调整原自动化技术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刘文堂先生任地震科学系的党总支书记。刘文堂,1984年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副教授。他做事低调、稳重、务实,不饰张扬。地震科学系的学生工作,如今是任重道远!

学院新领导为地震科学系的发展及长远利益计,於2008年面向全国招聘地震科学系主任及地球物理学科专业人才,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系研究生导师高尔根博士为新的地震科学系主任及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如聘而至。希冀新的地震科学系摒昔浊、扬正气、出人才!

2008年7月地震科学系增设资源勘察工程专业,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三、地震科学系的人才

建院(校)以来,地震科学系除做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教学外,还承担中国地震局系统地震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任务,为中国地震局培训了近千名技术人员,为地震基层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地震数字化监测和信息传输技术的需求。

地震科学系,30多年,有2700余名学生毕业(截止2008年),为中国地震局培养了地震监测应用型人才,他们绝大多数分布在全国各个地震台站。目前全国3/4左右专业台站的台长毕业于地震科学系,70%的地震观测数字化改造工程骨干技术力量、60%的全国地震观测信息网络工程技术力量为该系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他们热爱自己的职业,奋斗在地震监测预报的最前沿,他们的敬业精神可圈可点。他们中有15人获边陲优秀儿女奖,1位全国劳动模范,3位省部级劳动模范,近80%的人成为各级先进人物,近45%的人获得科技进步奖。

学生是学校的名片。地球物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专业技术及学业

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都有长足的进步,他们中也不乏有许多佼佼者。

1987级4年制中专毕业生王建国,工作在天津地震局。据天津地震局台网中心负责人介绍,王建国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业务,求知欲极强,现为中国地震局系统公认的地下流体专家。

1987级(5年制大专)学生王金周, 毕业后在安徽省庐江地震台工作,之后两年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

1987级学生马洪亮(5年制大专)毕业后到地质所做马宗晋院士的助手,两年后跨行业、跨专业到一企业做会计。之后的一年,当先生们还在爬坡考注册会计师之时,马洪亮已稳稳考取并获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再后做了企业滴会计主管。马洪亮由地球物理专业-企业会计-注册会计师-企业会计主管,一气呵成,时间不到四年。听起来像变戏法,这得益于他在学校的球物理的扎实的数理基础与基本功底。

1989级学生(5年制大专)李红谊,考取出国(美国)研究生。

1996级学生(5年制大专)杨涛,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1996级学生曹建玲,考取中国科学院石耀霖院士的博士研究生。

1996级学生(5年制大专)周银兴,200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毕业实习,其中的一项任务就是陪同巴基斯坦贵宾考察北京等地做向导、译员工作。工作圆满,巴基斯坦客人评价说,“你的英语这么好,应该到美国去”。周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地震预测研究所工作。2006年考取硕士研究生。

1996级学生(5年制大专)彭朝勇,在北京一家外企打工,从事软件编程工作,毕业后半年应日本国家银行之约即到东京(5个月)调试所编程序。回国后于2003年考取地震预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彭天资聪慧,平时念书就极为勤奋刻苦,在校读书期间9个假期有8个假期是在学校渡过的,暑天汗流夹背仍在奋斗,甚至连他的同学都认为不可思议,感人之致!彭朝勇是天才加勤奋成就了他的前程,现正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地震科学系的学生(专科),毕业后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还有很多、事业有成就的大有人在,这里仅是信手拈来的几例,人才绝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有的甚至已成为了博士生导师,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修成了“正果”。他们是地震科学系的骄傲,成为人们的榜样,实为防灾科技学院之光荣。

 

表2:地震科学系历届领导成员任职时间表[7]

 

姓 名

任职时间(年.月)

职 务

刘众语

1976-1978

天水地震学校革委会副主任兼教务处主任,1978年回兰州大学后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6]

白启圣

1979-1980

专业课教研组负责人

陈春生

1978-1980

专业课教研组负责人

白启圣

1980-1984

专业课教研室副主任

陈春生

1980-1984

专业课教研室副主任

邢贺林

11980-1984

专业课教研室副主任

杨导生

1985.9~1987.7

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

林中忖

1987~1988.1

教务处主任兼应用地球物理系主任

琴朝智

1988-1989

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兼应用地球物理系主任

刘运

1989-1993.7

应用地球物理系负责人、副主任、主任

谢模圣

1989-1991

地球物理与工程地震系主任

韩 健

1990-991

地球物理与工程地震系副主任

赵洪发

1991-1993

地球物理与工程地震系副主任

高盛义

1993-2001

地球物理与工程地震系副主任

谭金意

1999-2007

防灾技术系副主任、主任

孟晓春

1999.5~2003.7

防灾技术系副主任、主任

朱守彪

2007.11-2008.7

防灾技术系副主任

万永革

2003.7-2008.6

防灾技术系主任、地震科学系主任

迟宝明

2008.6~2008.9

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兼地震科学系主任

高尔根

2008.9~

地震科学系主任

地震科学系还曾有一批教师出国深造或读博士研究生:

明亮先生,1985~1987年出访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时间一年半,做访问学者。他是从我院出去的、唯一一位到国外做访问学者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人。明先生现在本系工作。

陈学忠,1990年考取地球所尹祥础研究员的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现在地球所高就、研究生导师(其实,陈在1989年就已考取地球物理所胡聿贤院士的研究生,后因所谓的“政治”原因未果)。

刘少创,考取武汉测绘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家测绘局系统高就,刘曾到地球的北极转转,定下了国人的北极极点。

刘少创在北极震(《缘今生》 P101

曹爱民,考取美国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美国高就。

朱守彪,考取中国科学院石耀霖院士的博士研究生,之后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后,再后到新西兰做访问学者。现在地壳应力所高就、研究生导师。

万永革,考取地球所吴忠良的博士研究生,之后在地质所读博士后,再后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现在本系做学科带头人,地球所研究生导师。

这些教师都考取了功名,当下只有万博士还在本系工作,其余均离开了防灾科技学院,究其原因耐人寻味。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表2是地震科学系历届领导成员任职情形,其中刘众语先生最值得一提,倒不是因他日后为高官,而是他的大德让人久仰,他曾为地震学校的长远利益在地震局系统奔走呼号(1978年哈尔滨全国地震计划会议各省地震领导评语)!是他为地震专业教学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佛家说啊,一切皆为云云众生,这也正应了他的名字-“众语”为众生,众语历久弥新。

这就是地震科学系所走过的路,“故园之行”32年,都是我们的亲身所历,我们还来不及展开谈,更不是她的全部历史,走马观花而已。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想让这些点滴的记忆告诉后来者,告诉未来。地震科学系的历程就是今天防灾科技学院的缩影,她有过痛苦,也有过瞬间的辉煌。一位历史学家告诉人们,不懂历史我们永远幼稚,或许我们还能从这当中吾出些道理来。

四、尾声

本文草就之后曾与韩健先生、张玉清先生,地震科学系主任高尔根博士、系党总支书记刘文堂先生做过有益的讨论,在此聊表谢忱! (本文资料系2008年前)

附:“四五”套办, 即面向全国招生,生源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为四年制和五年制同时并举。四年制为中专、五年制为大专,这是教育部仿国外的一种新式教育学制。1986年教育部首先在当时的上海机电专科学校、地震技术专科学校、西安航空专科学校三所学校试办。